貓咪的味覺揭秘:甜味真的與牠們無緣嗎?/貓舍,屏東貓舍,潮州貓舍
我們常聽說「貓咪吃不出甜味」,這是真的嗎?究竟是什麼原因?有沒有具體的研究證據支持這一說法?
味覺的基礎:舌頭上的味蕾。舌頭上的舌乳頭是我們體驗味覺的關鍵。這些乳頭上分佈著稱為「味蕾細胞」的感覺細胞。一般成年人擁有約9000至10000個味蕾細胞;狗的味蕾數量約為1700個,而貓咪則僅有不到500個。貓咪獨特的味覺。從味蕾數量可以推斷,貓咪與狗狗相比,味覺感受差異顯著,更不用說與人類相比了。貓咪無法精細地「品嚐」食物的味道,因此在進食時非常依賴嗅覺,特別是肉類的脂肪香味。許多貓咪喜歡蛋黃、牛奶、起司、奶油等食物,這是因為這些食物富含脂肪和蛋白質,滿足了牠們作為肉食動物的營養需求。
在酸甜苦辣四種基本味覺中,貓咪對酸味反應最強烈,這解釋了牠們為什麼討厭橘子皮。其次是苦味,再來是鹹味,而對甜味則完全無感。
貓咪的味蕾主要集中在舌尖、兩邊和後端。邊緣的味蕾對酸味敏感,舌根處的味蕾對苦味反應強烈,舌尖則能感知鹹味。中間布滿勾狀舌乳頭的部分則沒有味蕾。
保護自己,避開腐肉。貓咪能察覺腐肉中的特定氨基酸,這幫助牠們避開腐肉,保護自己免受食物中毒的危險。因此,貓咪很少因為食用腐敗食物而引發「肉毒桿菌中毒」。
對鹹味的遲鈍感受。鈉是生命必需的元素,雖然貓咪的生理構造無法明確感知鹹味,但牠們的獵物血液中富含鹽分,足以滿足生理需求。然而,由於貓咪對鹹味感受遲鈍且不愛喝水,容易罹患腎臟疾病。飼主應注意餵食低鈉食物,並鼓勵貓咪多喝水,定期檢查腎臟功能。無法感知甜味。與狗不同,貓咪無法感知甜味。美國寵物研究中心的研究證實,貓科動物的舌頭缺乏感受甜味的基因。這使得狗可以偶爾吃水果作為點心,而貓科動物則天生設計為純肉食性。
這些獨特的味覺特徵,讓我們更加了解貓咪的飲食習慣及健康需求,為牠們提供更合適的照顧。